风机叶轮断裂原因(二)
风机叶轮在出厂前要做静、动平衡校正和超速实验。工艺上一般安排在叶轮全部制作完成,且经过热处理,除应力后,再做平衡,然后再焊上配重平衡块。但风机叶轮仍出现裂纹现象。
经过分析,有下述集中可能性:
(1)制造叶轮前盘的材料本身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在0.1-0.8mm之间的细长裂纹:
(2)制作过程中因铆工弯曲成型和捶打,又使得这类细小裂纹延伸、扩大。
(3)配重块的加焊,其热循环的影响,使局部组织的机械性能急剧下降。
从风机叶轮热影响区的任性分布情况看,除近焊缝金属的粗晶区外,稍远处还有一个200--900°的温度梯度区。在这个区域材质的好坏及缺陷的多少级力学性能等因素能直接影响到疲劳强度。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可以说决定热影响区的覆盖面及各梯度上的强度和塑性:
一是叶轮材料含碳量的多少,二是焊后冷却速度的影响。含碳量的多少与热循环时产生的马氏体有关。急冷型材马氏体组织显然对塑性不利。
在焊缝约50--80mm处前盘上出现的裂纹,可能是金属材料上的微小裂纹,后经过制作中的弯曲、捶打而变大,又经过叶轮高速旋转载荷的增加,导致小缺陷滑移、撕裂而成穿透裂纹。
在风机叶轮前盘上焊接的过程中,前盘本身的拼焊,叶片与前、后盘连接的焊缝,在整个风机叶轮加工中,都要注意到。才能避免问题出现。保证风机叶轮焊接高精度,确保风机安全运行。